前言
编译 OpenWrt 的过程就像是复读机,除了选择系统组件外,几乎每次编译都是复制粘贴相同的命令。而理解每一条命令的作用、什么时候该去执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解决编译中遇到的问题,更顺利的编译出固件。
首次编译
克隆 OpenWrt 源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oolsnowwolf/lede openwrt
这里以 Lean 大佬的源码仓库为例子,毕竟很多人都在用它。命令末尾加了
openwrt
是指克隆代码到openwrt
目录,目的是为了规范化,因为有时并不是编译这个的源码。进入源码目录
cd openwrt
下载 feeds 源中的软件包源码
./scripts/feeds update -a
feeds 是扩展的软件包,独立于 OpenWrt 源码之外,所以需要单独进行拉取和更新。
安装 feeds 中的软件包
./scripts/feeds install -a
调整 OpenWrt 系统组件
make menuconfig
首次编译建议只选择架构,其它都不要动,这样编译成功率会更高。如果不打算调整组件则输入
make defconfig
,它会检测编译环境并生成默认的编译配置文件。预下载编译所需的软件包
make download -j8 V=s
-j8
是指使用8个线程下载,理论上是数字越大下载越快,但似乎有个上限,实测5线程以上其实速度相差不了多少,在网络好的情况下,基本在5分钟以内能下载完。检查文件完整性
find dl -size -1024c -exec ls -l {} \;
此命令可以列出下载不完整的文件(根据我多次编译的经验得出小于1k的文件属于下载不完整),如果存在这样的文件可以使用
find dl -size -1024c -exec rm -f {} \;
命令将它们删除,然后重新执行make download
下载并反复检查,确认所有文件完整可大大提高编译成功率,避免浪费时间。开始编译
make -j1 V=s
-j1
:使用单线程编译。新手推荐单线程编译,一是因为玄学问题可能成功率高,二是方便查看错误日志。V=s
:输出详细日志,用于编译失败时找出错误。而且满屏代码在跑能装逼,一跑就是几个小时,装逼更持久。
再次编译
进入源码目录(如果不在此目录)
cd openwrt
更新
TIPS: 短期内再次编译可忽略更新这个步骤。
更新系统软件包
sudo sh -c "apt update && apt upgrade -y"
主要作用是更新在编译环境搭建时所安装的编译组件
拉取 OpenWrt 源码更新
git pull
更新 feeds 源中的软件包源码
./scripts/feeds update -a
安装 feeds 中的软件包
./scripts/feeds install -a
文件清理
清除旧的编译产物(可选)
make clean
在源码有大规模更新或者内核更新后执行,以保证编译质量。此操作会删除
/bin
和/build_dir
目录中的文件。清除旧的编译产物、交叉编译工具及工具链等目录(可选)
make dirclean
更换架构编译前必须执行。此操作会删除
/bin
和/build_dir
目录的中的文件(make clean
)以及/staging_dir
、/toolchain
、/tmp
和/logs
中的文件。清除 OpenWrt 源码以外的文件(可选)
make distclean
除非是做开发,并打算 push 到 GitHub 这样的远程仓库,否则几乎用不到。此操作相当于
make dirclean
外加删除/dl
、/feeds
目录和.config
文件。还原 OpenWrt 源码到初始状态(可选)
git clean -xdf
如果把源码改坏了,或者长时间没有进行编译时使用。
清除临时文件
rm -rf tmp
删除执行
make menuconfig
后产生的一些临时文件,包括一些软件包的检索信息,删除后会重新加载package
目录下的软件包。若不删除会导致一些新加入的软件包不显示。删除编译配置文件
rm -f .config
在不删除的情况下如果取消选择某些组件它的依赖组件不会自动取消,所以对于需要调整组件的情况下建议删除。
编译
调整 OpenWrt 系统组件
make menuconfig
如果不打算调整组件则输入
make defconfig
,它会检测编译环境并根据更新自动调整编译配置文件。预下载编译所需的软件包
make download -j8 V=s
检查文件完整性
find dl -size -1024c -exec ls -l {} \;
此命令可以列出下载不完整的文件(根据我多次编译的经验得出小于1k的文件属于下载不完整),如果存在这样的文件可以使用
find dl -size -1024c -exec rm -f {} \;
命令将它们删除,然后重新执行make download
下载并反复检查,确认所有文件完整可大大提高编译成功率,避免浪费时间。开始编译
make -j$(nproc) || make -j1 || make -j1 V=s
多线程编译失败后自动进入单线程编译,失败则输出详细日志。
尾巴
很少有人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会要求你必须要这样做。
更多 OpenWrt 相关文章点这里
欢迎加入 OpenWrt Telegram 群
本博客已开设 Telegram 频道,欢迎小伙伴们订阅关注。
本文作者:P3TERX
本文链接:https://p3terx.com/archives/openwrt-compilation-steps-and-commands.html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非商业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感谢作者,教程很详细
能不能讲解一下 menuconfig 中的每个选项呢?
写起来掉头发,最后弃坑了。其实不懂的可以自己搜索每个选项,要搜英文,看不懂可以翻译。像 lean 的源码实际上大多数不用动,就 luci-app 自己选一下就行了。
请问在 github 云编译的时候能直接输出修改过的 config 文件吗?不不编译
我尝试了很久,一直无法顺利读取 config 文件到环境变量,请问有什么代码可以参考吗?
大佬,帮忙看看,macos 12 defconfig 编译 x86 报错:
ld: warning: ignoring file ../../src/liblzma/.libs/liblzma.a, building for macOS-x86_64 but attempting to link with file built for macOS-x86_64
别折腾 macOS 编译 OpenWrt 了,掉头发。
直接开个 Ubuntu 虚拟机或者 Docker 编译吧。
就冲结尾这句话,爱了!
“很少有人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会要求你必须要这样做。”
如果当年能看到如此好文,相必能少走许多弯路
从大佬这里入了自编译 OPENWRT 坑,github action 超级好用,再也不用去下各种不需要插件的源码了!
感谢博主,让我成功编译了人生中第一个固件。刚看到有人评论说 SSH 连后台进行 make menuconfig 会导致账号被封,能否介绍下.config 的插件定制方法。本人小白,只会依样画葫芦,谢谢了!
如此好的文章,必须聊下个脚印
openwrt 正在 ESXI ubuntu18 里 编译……
作者把每一条命令 内容含义都告诉了读者,让读者知道在做什么。
这很少见啊。正因此才开始人生的第一次编译
感谢分享好文章!
这篇文章真的让我收获颇丰,感谢博主
文章很好,一直当文档备用。再次编译可以补个 ./scripts/feeds clean 可以避免 feeds 较大修改后更新无效
太强了
find dl -size -1024c -exec ls -l {} ;
请问该命令输入到 Ubuntu 没有任何反应该怎么解决呢?
系统是 Ubuntu 18.04.5 LTS
这个命令是列出小于 1k 的文件,如果没有就没有任何提示。
下面的 error 0 while writing to disk at sector 361472 问题解决了,换用 1.2 版的写盘软件就可以了:https://github.com/OPisthebest/OP-is-the-best/releases
字数限制,疑问:
终于编译成功一次,但用 img 写入磁盘到快结束的时候,总是提示:error 0 while writing to disk at sector 361472,用 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rootfs.img 没有问题,用被人编译好的 img 文件也没有问题,是不是配置中的 target images 需要勾选某些选项?你觉得可能的问题在哪里?
感谢那么好的文章,解决了好多问题,请问:
1. 如果编译过程中失败,发现是网络问题,解决网络问题后,是否再执行 make -j$(nproc) || make -j1 || make -j1 V=s 即可?还是前面的配置过程也需要从新来一遍?
编译中断后进度会保存,再次执行编译命令即可。
ubuntu18, 新建了一个新用户 test,su test 后变成 test@ubuntu:/root$,造成权限不足,请问能不能把 test@ubuntu:/root$ 变成 test@ubuntu:~$,大神们看看是什么原因
切换用户的时候要用
su - test
,这样才能切到新用户的家目录下,不然会停留在root
用户的家目录下。如果已经切换了执行cd
命令即可切换到当前用户的家目录。多学习下 Linux 基本操作,这些都不是问题。谢谢大神指导。看了你的网站学到了很多编译方面的知识
在 feeds.conf.default 中
src-git helloworld https://github.com/fw876/helloworld
src-git helloworld https://github.com/fw876/helloworld.git
这两种添加 ssrplus 方法有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 git 而言
https://github.com/fw876/helloworld
与https://github.com/fw876/helloworld.git
是相同的,因为 GitHub 做了重定向,所以没区别。debug 哈,开始编译的指令【make j1 V=s】少了一个【-】,应为【-j1】
感谢提醒,已更正。
谢谢您的教程!我现在开始用 github 自己编译的 openwrt 了:)
不过最近开始编译出来的 Openwrt 运行的时候总是显示 "print_req_error: I/O error, dev loop0, sector xxxxx" . 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网上好像有几个人有类似的错误,不过都没有答案.
谢谢啦
OpenWrt 源码问题,你需要向源码的开发者反馈
请问 V 可以等于别的吗,比如输出较少的信息。我仅仅需要看到他在动知道 it's running 就好了
去掉
V=s
即可